臭大姐被嫌弃,都赖香菜味儿?
茶翅蝽俗称臭板虫、臭鳖子,是东亚地区的原住民,在中国、日本、朝鲜等地都有广泛的分布。你或许熟悉它的另外两个名字——臭大姐、臭屁虫,这也是蝽科昆虫传播度最高的俗名。
这种扁扁的小虫子还有几个英文名:brown marmorated stink bug (BMSB)、yellow-brown stink bug 或 East Asian stink bug。从stink这个词可以看出,茶翅蝽和其他蝽类的亲戚一样,也有臭腺,遇到刺激便会释放出刺鼻的臭液——有人觉得这种气味像香菜,但爱吃香菜的人大概也不会喜欢这种味道吧。
茶翅蝽成虫。图片:Hectonichus / wikimedia
若是单有臭味也无妨,偏偏茶翅蝽爱吃果树、农作物的嫩叶以及果实果柄部位的汁液,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;若是食性单一也罢,偏偏茶翅蝽还不挑食,食谱多达300多种植物,我们喜欢的苹果、梨、桃子、梨子、杏、山楂、草莓、葡萄、玉米、大豆等,它们都喜欢。因此,无怪乎人类给它扣上农业害虫的帽子,尤其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,对它极其痛恨。
认识茶翅蝽
想知道如何对付一个麻烦的物种,必须深入了解它。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茶翅蝽的长相。
从外表看,茶翅蝽的成虫和常见的麻皮蝽(Erthesina fullo)有几分相似,不过仔细比较还是能发现两者的不同。比较简单的区分方法是看头部,麻皮蝽的头部中央有一条明显的黄纹延伸到前胸,而茶翅蝽没有。另外,麻皮蝽的触角只有第五节基部是黄白色,而茶翅蝽的触角除了第五节基部是黄白色外,第四节的两端也是黄白色。
麻皮蝽成虫。图片:三蝶纪
茶翅蝽的触角有两段白色,头部中央没有黄纹。图片:Alpsdake / wikimedia
茶翅蝽的口器像一根针状吸管,用以吸取植物幼嫩处和果实果柄处的汁液,造成植物果实畸形,甚至落果,而植物被吸食的部位还很容易遭到病菌和病毒感染。
可以看到茶翅蝽吸管样的口器。图片:David Illig / Flickr
茶翅蝽的一生要经历卵、若虫、成虫三个阶段。雄性茶翅蝽通过性信息素和振动信号吸引雌性与之交配。雌性一次可以产下多个卵堆,共100多枚卵;卵堆一般位于植物叶片背面,各由20~30枚卵构成。
初产的卵呈球形,颜色青白。若虫从卵壳中孵化后,会围着卵聚集,像是在围桌开会,十分有趣,再大一点它们就会四散开来觅食了;若虫经历四次蜕皮后,长大为成虫。
茶翅蝽若虫孵化后聚集在一起。图片:三蝶纪
茶翅蝽似乎天生喜欢抱团,卵在一起,若虫孵化后聚在一起,若虫取食时聚在一起,成虫还是喜欢聚在一起。尤其是在冬天,越冬的成虫喜欢聚集在石缝里、树皮下、草堆里,以及人们居所的窗户下、门框缝隙、天花板等一切可以藏身的地方,它们虽然不咬人,但也颇让人困扰。也许正是这种喜欢躲起来抱团的习性,才让它们在货运集装箱中藏身,实现国际之旅。
茶翅蝽的若虫。图片:Judy Gallagher / Flickr
冲出亚洲,走向世界
1996年,人们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首次发现了茶翅蝽。没有想到的是,这种令人讨厌的虫子很快席卷了欧美。短短几年时间,茶翅蝽就遍布美国42个州;2004年,它们在欧洲小国列支敦士登被发现;2007年,瑞士的苏黎世也出现了茶翅蝽,它们很快又到达了瑞士周边的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希腊等地;2010年,它们在加拿大和新西兰被发现,2017年又到了智利。经过这20多年,茶翅蝽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入侵害虫,造成了全球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。
茶翅蝽在美国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入侵。图片:PintCanMan / wikimedia
归根结底,这还是人类之祸。当一种适应能力本就很强的生物,因为各种人为原因“偷渡”到了非自然分布地,在当地又缺乏天敌,这种外来生物就可能发展壮大,直接威胁本地原生物种的生存,成为入侵物种。昆虫有翅能飞,适应力强,繁殖力强,有较高的入侵风险,是海关检验检疫的重点“关照”对象。
向茶翅蝽宣战
茶翅蝽体型虽小,但破坏力大。被入侵的各国都开始了对它们的研究,希望将这些外来农业害虫赶尽杀绝。
对于任何昆虫,防治方法都无非是物理、化学、生物三类,通常也是交叉使用的。茶翅蝽也是如此,物理方法就是采用“陷阱”等有效的诱集工具,集中诱杀越冬期的越冬成虫。在住宅区,冬季注意清理和密封家里的缝隙,可以减少它们进门的可能性。此外,给果树套袋或是加上防护网,也是一种物理隔离方法。
室内窗台上和玻璃上的茶翅蝽。图片:NY State IPM Program at Cornell University & Mike Lewinski / Flickr
茶翅蝽在若虫阶段,翅没发育完全,不能飞行,此时用化学农药杀灭比较高效。茶翅蝽的成虫则极其机敏,喷药时容易飞走逃离,但它也有个习性,就是遇到振动会有假死行为,利用这一习性击打树上的成虫,让其假死落到地面,再在地面上喷药就可以集中扑杀。成虫群集越冬时,也是杀灭的好时机。化学农药带来的负面作用是环境污染,同时也杀灭了有益的昆虫。
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则是未来的大趋势。茶翅蝽的自然天敌有草蛉、蜘蛛等,最有效的是卵寄生蜂类,包括茶翅蝽沟卵蜂、黄足沟卵蜂、平腹小蜂、沟卵蜂、蝽卵金小蜂、赤眼蜂等等。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,这些卵寄生蜂都是东亚本土物种,在被入侵的欧美国家,茶翅蝽就没了这些天敌。经过严格评估,美国也在尝试引进茶翅蝽沟卵蜂等寄生蜂来防治茶翅蝽。需要注意的是,引入任何一个外来物种都是有风险的,好在这一尝试目前起到了一些作用,且没有引起新的生态风险。
寄生于茶翅蝽卵的茶翅蝽沟卵蜂。图片:Christopher Hedstrom / Oregon State University
今天,人们已经无法追溯第一只茶翅蝽是如何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,它所掀起的蝴蝶效应也是始料未及的。实际上,昆虫类入侵的前车之鉴还有马铃薯甲虫、皮蠹[dù]等等。这些都为人类敲响了警钟:虽然人类活动几乎已经可以触及地球上的任何角落,但其他生物都有特定的生存地区和环境,它们可不能随便进行国际“旅行”。
本文是物种日历第5年第87篇文章,来自物种日历作者@三蝶纪。
日历娘の广告时间
不起眼的昆虫们,却自带时尚感,简约黑白印刷+网红杜邦纸材质,秒变超时髦「蟲武士」杜邦纸布袋!
黑白两色高精度重现“犀金龟”与“飞蝗”逼真形态,触角与虫翅细节纤毫可见。
杜邦纸并不是真的“纸”,而是特殊工艺制成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,手感光滑,又薄又轻,防水耐用,环保可回收,还有独特的纸皱纹理。
内衬透气帆布,超大容量,便于收纳,男生女生都能背。
「蟲武士」杜邦纸布袋
戳图立抢👇👇
本文来自果壳,欢迎转发
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@guokr.com
戳阅读原文
虫虫布袋随你选